找到相关内容36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知人往生何处的摸骨专家婆耆舍

         遍知有情众生的生死,不执著,善逝(趣向涅槃),  明白四圣缔的人,我称之为婆罗门。 (偈419)   烦恼漏尽的阿罗汉,诸天、乾闼婆(注)及人  都不知道他(她)的往生处,我称之为婆罗门。 (偈420)   王舍城中有位名字叫做婆耆舍的婆罗门,他只要触摸死人的骨骸,就能判断该人究竟往生天界、人间或地狱。有些婆罗门就带他到各个村落去,村子的人都围在他身边,大方付钱,请教他们已故...

    达摩难陀法师

    |往生|阿罗汉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8093635596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不供养经典戒

    因地曾作婆罗门,时世无法,处处寻求,到处询问有佛法否,如是三年,求法之心不退,时人皆号之为“乐法婆罗门”,天魔知道,特来对他说:“我有古佛一四句偈,但要条件,汝能剥皮为纸,刺血为墨,析骨为笔,以髓为水,即为汝说。”乐法婆罗门欢喜至极,即时剥皮为纸,刺血为墨,析骨为笔,放在天魔前,请求说法,魔王见此,忧愁隐形而去。婆罗门见此即发大愿:“十方世界一切诸佛,谁来对我说法?”在娑婆世界之东,过三十二亿国土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读经|供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2/10524597300.html
  • 谦忍得长寿

    对人恭敬。”小童子听受佛语,从此将谦忍、恭敬实践于生活中。 数月后,有一鬼王因与童子有宿怨,化成一个婆罗门,前来取命。童子不知是鬼王化身欲来加害于他,见婆罗门到家中来,照常恭敬供奉婆罗门,而且谦忍礼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3576004.html
  • 月兔由来

    草芽布施也不合理,不如干脆用我身体当成食物。如是思维之时,天人已将山兔想法了知无遗,于是便将山兔此种品性到处宣扬开来。   帝释天知道后,就以婆罗门形象现身此地,他装作饥饿且又迷失方向之人来到山兔面前。当时天气炎热,婆罗门就以非常痛苦之样貌一路哭泣不已。   山兔见之后为安慰婆罗门,便立即邀请他来此寂静地做客。水獭于第一日中尽东道之谊,它从水中捕到七条鱼尸用以宴宾;狼则在第二日用雪蛙尸体,再加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141136191.html
  • 人生与佛法

     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,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,信仰佛法,而且善于修道,并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他心中十分向往,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。   到了舍卫国,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、播种。忽然,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,将他咬死,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,反而接着干活,连头也不抬。  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,便上前问他原因。   耕种者反问道;“你从何方来,来此为何目的?...

    佚名

    |无常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2119596795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?

      赵朴初答: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。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 (Prajqpati)养育的。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、哲学、算学等等,知识很广博;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,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。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,相貌奇伟,对他期望很大,希望他继承王位后,建功立业,成为一个"转轮王"(统一天下的君主)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105610644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印度这些新兴国家除了实力强盛之外,在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方面有没有什么特点?

    这些新兴国家除了实力强盛之外,在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方面有没有什么特点?   赵朴初答:据我初步地研究,有三种情况值得一提:①在种族问题上,矛盾的增多;②在经济问题上,社会生产力的发展;③在思想上,反婆罗门教义的新思想的兴起。这三种情况都反映在"种姓制度"问题上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215510665.html
  • 赵朴初问:佛虽然对不幸的人们表示同情,但是他没有教他们向统治者进行反抗,不是吗?

      赵朴初答:诚然,佛没有教他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反抗统治者。佛主要教导人们断除内心的烦恼,以求解脱。同时又说现世止恶行善的因,会获得来世安乐的果,在这方面可以说,佛对现实生活问题,是抱着容忍的态度的。但是,他在思想上推倒了婆罗门的神权,宣布众生平等,说出"诸法无常"的真理,对当时的社会起了进步的作用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263210674.html
  • 人 生 与 佛 法

   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,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,信仰佛法,而且善于修道,并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他心中十分向往,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。  到了舍卫国,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、播种。忽然,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,将他咬死,然而那父亲不 但不管儿子,反而接着干活,连头也不抬。 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,便上前问他原因。  耕种者反问道;“你从何方来,来此为何目的?”  这个婆罗门回答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172416313.html
  • 人生与佛法

   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,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,信仰佛法,而且善于修道,并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他心中十分向往,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。  到了舍卫国,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、播种。忽然,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,将他咬死,然而那父亲不 但不管儿子,反而接着干活,连头也不抬。 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,便上前问他原因。  耕种者反问道;“你从何方来,来此为何目的?”  这个婆罗门回答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0/20031217369.html